深入“一带一路”沿线精品工程, 浙大研究生这样做!

【本报消息】“中国援建的体育场项目建设是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柬合作又一丰硕成果”,柬埔寨首相洪森近日在项目看台落成仪式上说道。在这个涉及多个全球首例复杂技术的援柬埔寨体育场项目上,除了项目部上的技术团队外,今年夏天又增添了3位年轻人的身影——浙江大学“致远计划”赴柬埔寨海外实践团的同学们,他们以“讲好中国建筑故事,树立大国良好形象”为主题,来到柬埔寨为金边“鸟巢”圆满完工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闻稿\1\图片\2.JPG

自7月13日抵达实践基地,至今实践团已深入工程实践二十余天。他们从安全教育开始、文明施工出发,了解工程概况、掌握施工进程,学习板梁柱质量质量指标的测量操作,还利用下班时间研究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和人字形索塔爬模施工技术以及BIM的施工应用相关问题。中国援柬埔寨体育场项目是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体育场项目,竣工后将作为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主体育馆。该项目外形结构恰似一艘帆船,象征中柬友谊的航船一路航行。在实践团抵达实践基地伊始,就被这座金边“鸟巢”的建筑外形,尤其是双曲面人字形吊塔而吸引。人字形吊塔的塔身四边沿高度方向均为圆弧倾斜面,这种变曲面的倾斜面的爬模施工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生产部同事带领实践团对爬模内部进行参观,让同学们亲眼见到爬模的结构以及爬模的爬升,并为大家具体介绍了爬架的具体构造和爬升原理。“有机会参与到这样宏伟的工程,我们的使命感很强。中国建筑克服众多技术难题、高质量推动项目,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实践团成员刘登嵩赞叹道,工程采用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和中国速度。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闻稿\人民号\人民号—柬埔寨海外社会实践配图\2.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闻稿\人民号\人民号—柬埔寨海外社会实践配图\3.jpg

在专业岗位实践中,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项目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参考。实践团的成员们解决了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整理了热带雨季地基强夯施工条件下援外工程桩基施工的十余项技术方法和工艺,参与讨论了99 米高双向曲面倾斜人字形吊塔爬模施工技术方案,验算了施工爬架穿墙螺栓的强度及抗拔力的安全性,以“施工先进技术、智慧施工和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实践课题深入学习、调研和总结。在国内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之际,实践团与项目办公室成立中期验收行动组,在项目中期验收期间切实做好接待、会场布置等工作。期间实践团还跟随专家组验收人员,前往现场参与柱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垂直度和平整度等重要工程检测指标验收工作。专家组对工程质量的检测让实践团成员明白了如何确保文明施工、高质量施工和安全施工。实践团校外导师、项目技术部张志平评价道:“同学们生踏实认真,思维敏捷,主动学习,虚心求教,能积极投身到导师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中,全面了解现场施工技术,主动沟通,调研海外管理情况。在项目中期验收期间,较为高效地完成了技术资料整理等相关工作,并在现场快速掌握了实测实量的检测技能,在VR体验室中积极发问,对3D打印技术、VR、AR等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反馈一些建议,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浙大学子的求是、担当、创新精神。”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闻稿\人民号\人民号—柬埔寨海外社会实践配图\5.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闻稿\人民号\人民号—柬埔寨海外社会实践配图\4.jpg

从早上七点上班,到晚上六、七点结束工作,实践团成员们与工程项目同事并肩作战、朝夕相处,同时他们也走到柬埔寨工人中去观察、倾听和记录他们的心声。在柬埔寨,“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中国企业给当地带来了新进的基建技术,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补充急需的资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我终于可以为孩子买件像样的衣服,为家庭添置一些日常用品”,柬方工人拿到工资后激动地说道。“一带一路”不仅成为中国崭新的名片,更提升了当地人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好感度。实践团成员曾俊发现,虽然很多柬方工人不会说中文,但每当看到实践团成员们经过,他们都会默默将有钉子的模板移开,并微笑示意。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闻稿\人民号\人民号—柬埔寨海外社会实践配图\8.jpg

“一带一路”让当地人对中国充满憧憬和向往,这是实践团杨双龙和项目部Li Yan(音译)交谈后最大的感受。Li Yan曾在中国留学5年,现在项目部担任柬中翻译,见证了体育场项目从打桩基到主体结构封顶,她表示非常敬佩项目同事兢兢业业的业务态度和中国建筑的建设能力。她对中国心怀感激,把项目上的中方同事当作家人,常邀请他们一同回家参加柬埔寨重大节日。她更向往中国,今年9月她将前往北京语言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我想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借着‘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更好的服务柬中合作项目,为柬中友谊源远流长添砖加瓦。”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0a26f9599034c1f07c6df38211a1978.jpg

在这近一个月实践中的所见所闻让实践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充满信心,期待它带给世界的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很幸运和‘一带一路’结缘,这次宝贵的体验让我们了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命运,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这次的社会实践也让我们对回校后的学习增添了新的目标和动力,以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目标,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愿景,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浙大人引领未来发展的使命,以青春之我的精神面貌体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

文:杨双龙、刘登嵩 图:曾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