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 黄栋星:华社唯有团结才能自救

一翻开菲律宾华人史,篇篇都是血泪。

菲律宾总人口1.1亿,华人将近300万人。华人具有吃苦耐劳和勤奋创业的优良传统,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建立起今日主导菲岛经济的地位。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将其发展为首都需要大量劳工,当时福建、广东闹飢荒,大批华人为生计来菲当华工,满足西班牙人的生活需求,如洗衣、制作皮鞋、建造房子、教堂等各种建设工作,为了更好控制华人,西班牙殖民者在马尼拉设置了第一个华人聚居区“八连”(Parian),菲律宾华人区由此形成。西班牙殖民政府限制华人活动,仅在白天才放下吊桥通商贸易,而大炮等火力紧对着“八连”,防范华人起义。

西班牙统治菲律宾333年,高压政策下华人数次起义抗争均告失败。由于明朝末期和满清政府的无能,无意也不愿“謢侨”,西班牙殖民政府6次大屠杀,华人血渍纍纍世所罕见。

1947年菲国独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民族主义高涨,政府实施一系列菲化政策,“菲化案”本意打压华人,华人因祸得福,从零售业转向制造业发展,奠定今日主导菲国经济的基础。7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对华人的政策宽松,通过归化让华人入籍,同时菲化侨校,促进对华人的同化,有效地利用华人为其经济服务。华人资本向新的经济领域转移,成功抓住全球化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人为争取合法的权益,曾经团结一起进行不同种类的抗争,如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对中国移民的歧视政策和种种经济政策,例如“禁米条例”的颁布和“西文簿记案”,后者是菲华社最波澜壮阔历时最久的一次抗争。

1921年美驻菲总督哈里森在即将离任之际将西文簿记法提交菲参议院。法案一经提出,媒体大肆制造舆论,指控华商用中文记账,没有报税,使政府每年损失大量的税收。当时马尼拉中华商会(商总的前身)和中国(当时是国民政府)驻菲总领事带领华人社区所有阶层向各有关方进行交涉,走法律途径,历经数年,不析不挠,抗争以胜利告终,成为菲华历史的转折点,也确立了马尼拉中华商会为全菲核心领导机构的地位。

九十年代绑架浪潮兴起,菲律宾被称为“亚洲绑架之都”,华社人人自危。“反绑架”华社发言人洪玉华女士领导的“恢复治安运动”,联合华社各界力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活动。在一名15 岁少女被撕票出殡那天,华社2万人游行示威并发起罢课罢市,引起主流社会和政府重视,铁腕镇罪最终解决了“绑架潮”,华社生活才恢复平静。这是华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群衆活动, 也是华社团结自救一次最成功的案例。

由于殖民者描黑华人的历史原因(如禁米案指华人操踪米价)和“菲人第一”的政策影响,菲律宾国内反华仇华情绪一直存在,一遇到外部时机适合,这股反华势力就会抬头。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西方媒体正在抱团诋毁中国,菲国明年又要大选,这些反华力量认为时机来了,开始现身和造势,所有有关中国的负面议题甚嚣尘上,如网络博彩业中国劳工大军引发的社会治安、道德、国家安全等议题被恶意炒作。从三月开始军方不断渲染中国在南海“霸凌”,反华势力推波助澜,局势持续升温。纵观世界,每当两个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或纠纷之时,民族主义者总是扮演者非理性、加剧矛盾的角色,他们总是以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为重。而中菲关系这个议题最能激起菲律宾民众民族主义的情绪。菲律宾媒体常把中国报导成“侵略者”,误导国内民众,引起菲国内民众对华的憎恨。菲律宾人反华情绪日益高涨,加速两国关系的恶化。因此,每一次政治动荡,都是对中菲关系及华族的考验!华人虽拥有万贯家财,却无政治实力做支撑,命运仍然操控在别人手里!

当下疫情肆虐,一些政客很容易操弄舆论来恶化中菲关系。一旦摩擦纠纷产生,华人就首当其冲。近年印尼、越南、缅甸都有具体案例,华社要引以为鉴。

菲律宾华人在明年大选前后有三大隐忧:

1、中国与西方阵营航母进入南海博奕,针锋相对,南海战云密布,若菲律宾不幸被卷入中美在南海(如可能发生)的战争,华人将首当其冲。令人比较忧心的是菲律宾军方为讨主子欢心,在杜特尔特眼皮底下挺而走险,挑衅中国。中国若出手惩戒,菲律宾人会将怒火发泄在华人身上。

2、若副总统代职或大选“民主精英”阵营上台,依其派系利益势必大幅调整中菲关系,中菲关系可能倒退。若菲全面倒向美国,允许美国在国内布署核弹和核武器,侵犯到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可能将如几年前对南韩让美国布署莎德系统的惩戒手段,经济制裁菲律宾,菲律宾人势必又要将怒火发泄在华族身上。

3、疫情失控,饥民闯入有象征意义的华人区洗劫(或受人煽动或有关方面幕后策划),随时都可能发生,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将造成不良后果,饥寒交逼的贫民(或暴民)将群起效尤。杜特尔特若在位不会太过恶化。但若全菲各地引爆反华排华浪潮,而老杜又困应付恶化的疫情,无力或无能阻遏漫延。更严重者副总统执政或“民主精英”阵营掌控政权,无视(或故意踪容),则华族危也!

华社经历过数次排华浪潮很早就成立了各种社团,凝聚力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危机来临,更要有“忧患意识”,有备无患。要提前组织“危机应对统一阵线”,发动自救,靠自己的力量把握华社的命运,为“后杜特地时代”的中菲关系和华社未来的健康发展提早谋划。

(作者是《亚洲周刊》特派员,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华商纵横传媒社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