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可贺! 柬埔寨“面具舞”正式入遗
【本报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简称委员会)第13届常会在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Port Louis)举行,会议正式批准柬埔寨申请的“面具舞”(Lakhon Khol)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柬埔寨“面具舞”是柬埔寨传统戏剧舞蹈,拥有悠久的历史,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具舞是柬埔寨一种高棉古代舞蹈,发明于吴哥王朝之前。根据在吴哥古迹墙上的雕刻,这一戴面具表演的舞蹈诞生于9世纪。
根据《柬埔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书称,“面具舞”出自王家舞剧,全部舞者都是男性。
柬埔寨一种优雅的、古典而华丽的传统戏剧舞蹈——面具舞只表演《罗摩衍那》(Reamker)一个故事,在表演时由柬埔寨传统锛编乐团(pin peat)伴奏,演员在表演讲述剧情。之前,面具舞共有6支团队,但在战争年代被分裂,目前檖安戴佛寺面具舞团是唯一存有的团队。
位于干拉省罗威艳县沙丽卡高乡达斯国村的檖安戴社区正在努力保护面具舞,使之代代相传。该社区也在一些风俗习惯的活动中表演面具舞,包括柬传统新年、祈求风调雨顺等传统活动。
柬埔寨于2017年3月31日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将面具舞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的柬埔寨代表团一行由文化与艺术部部长彭萨格娜女士率领,其中团员包括有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副国务秘书杰萨帕、王国政府顾问Helen Jarvis女士和Teruo Jinnai先生,以及柬埔寨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5名专业官员和代表。(勇平)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