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源来自传》 • 第十章(中)

郑源来自传

第十章 奉献侨教

4.创办港华学校

在钟灵毓秀、风景优美、云蒸霞蔚的西哈努克省,座落着一所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学堂——公立港华学校。港华学校位于CT路,占地约4300平方米,拥有近1200名学生,是西港市唯一一所华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育人理念,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中柬双语优秀人才,用自身的发展历程见证、参与了西港柬华理事会复兴的光辉历程。几十年风雨兼程,港华学校书写了一幅幅辉煌的历史长卷;几十年来春风化雨,港华学校谱出了一曲曲跌宕的华美乐章。

肇始开来话艰辛,港华学校前身为华侨公校,始建于1963年,第二年正式开学;创始人魏万泰,董事长谢贵源,林文良为第一任校长,当时开设一到六个年级,6个班,10名教师,学生200多人。位于西港市中心的老校舍(现柬校),如今还可以看到当时的6间排屋教室和篮球场,仍完好无损地在继续使用着。

据林汉南先生讲述,建校初期十分艰难,各方面的办学条件都非常有限。虽然身处美丽的海滨城市西港,但是放眼望去,校园里除了两栋稀稀疏疏的教学楼,就是遍地荒芜的野草。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办学艰辛万苦,不是容易的事,道路坎坷又棘手,幸得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士热忱参与,校舍才得以落成。

其中,林汉南先生的祖父林德财和父亲林岳泉不落人后,修建篮球场时捐献资金最多。

1970年3月18日,郎诺发动政变,下令关闭全柬所有华校,华文教学从此断层20多年,华侨学校留下的校舍空置无人看管,遭到严重破坏。

港华精神在于薪火传承、乐育英才。上世纪90年代,虽然不惧历史的风雨,但也还有乍暖还寒的事件,毕竟已大地春回生机盎然。港华学校跟其他学校一样,在劫难后终于迎来了一片艳阳天,得到雨露滋润,如春笋般的在华社与全柬华校竖立起来。

在以杨启秋勋爵为核心的第二届柬华理事总会的艰辛努力下,在中国驻柬大使馆的热情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以及广大华人鼎力支持下,全柬恢复华校掀起空前高潮。

时代的巨轮在飞速前进,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意识和观念在不断的更新;特别是教育和培养年轻一代,要本着保留、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宗旨,在当今社会潮流中尤为重要。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当时师资队伍严重缺乏,要创办华文学校,就必须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才可以教育学生,然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红高棉的迫害下已离开人世,文化程度较高的幸存者可是寥寥无几。除此之外资金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孤掌难鸣,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建立华校势在必行,这就得借助大家的力量聚沙成塔。

1995年,西哈努克省本地关心文化教育的热心人士,为了拯救中华文化避免沉沦,特别组织西港柬华临时理事会作为核心领导,推选林惠龙任会长,我(郑源来)任秘书长,副会长成业荣、郑锦瑶、刘庭海、林松青、郑明展、吕木庭、罗明辉、李子辉和王德业。

在其位当谋其政,我上任秘书长责任重大,事务繁多,立即着手处理会务基本工作,召开特别理事会议,得到与会华人的一致赞同,就这样顺利通过创办学校的决议。尽管大家都有相同的夙愿,但万里长城才走了一步而已,此时的理事会一穷二白:场地、资金、师资都要一一落实。经过一番奔走,理事会先租了排屋代为教室,然后大力宣传推广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各界贤达名士的热烈响应。

临时理事会通过决议后,学校正式命名为港华学校的同时,学校也开始复课,朗朗的读书声代替了昔日的风声鹤唳。学校聘请林和池为复课后的第一任校长,开设幼儿园、五个年级课程,共6个班;拥有200多名学生。

众擎易举,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办学的结果迅速明效大验,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教学设施勉强弥补缺陷。

眼看过去劳心劳力的汗水浇出美丽的花朵,还结出了累累硕果。欣慰之余理事会趁热打铁,进一步商讨新的办学计划,争取形成华校在柬埔寨遍地开花的局面。

在此之际我临危受命,担当复建校舍大任。1995年底再次召开理事会议,探讨申请华人遗产(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华侨学校)归属问题,而且想到就马上着手撰写申请章程,我作为秘书长亲自手执申请书,委托参议员徐光秀先生代向总理求情说项(徐光秀是我红高棉时期的好友)。

事情出乎意料地顺利,徐光秀参议员说好一个星期后给我消息。还不出三天,就传来喜讯说:总理批文答应物归原主。但因为这所华校已经在解放时被当地政府收回转为柬校,批文下达给市长(省长)审核后,我便与林惠龙会长共商对策,向市长提出要求移交旧校这个问题。市长给出了一个比较折中的解决办法:从CT路另一间柬校划出约4270平方米地皮,给港华修建新校舍之用,这就是港华学校的雏形了。

说起“港华学校”这个名字,很是意味深长。起初我提供了两个名字:“港华、新华”。后经过理事会讨论,一致决定以“港华”作为学校名称,“港”即是西哈努克港,“华”代表生活在西哈努克省的华人,这个名字出来后,得到全西港华人的认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一难题还是资金问题,作为建校理事会的发起人之一,我自然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也正所谓共襄善举,我硬是凭着满腔热情,向社会宣传募捐建校的意义。我捐款捐物之外,配合金边柬华总会指导,特别是在大使馆,潮州会馆会长杨启秋勋爵的关怀下,社会各界殷商积极响应,得到兄弟朋友们慷慨解囊!先后在本地和海外募得一批善款,最终修建一栋两层共6间教学楼的资金得以落实,对华社有了交代。

当时负责监建的刘庭海副会长,他自始至终天天到场负责监工,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人无数。1996年2月港华学校迁入新址,增设了六年级,共7个教学班,学生增至300人左右;2000年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6间教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建委会开始了的第二次筹集建校资金阶段。这样又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港华学校慢慢地由一纸蓝图成为现实。

独木难成林,众力可擎天。继往开来,造就港华独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希望。西港理事会信心百倍载誉起航,掀起新一轮的建设校舍盛事,理事会们着力为港华学校添砖加瓦,工作组奋进的号角已经在豪迈吹响。经林惠龙会长和我(时任秘书长)及各位副会长一致决议,而且得到了社会团体和各界热心人士再次积极响应。当时我作为秘书长亲自出面向潮州会馆借款3万美金,自己也带头捐献1万美金,加上社会人士再次伸出援手捐出1万美金,共计5万美金,这已是我第二次负责筹款建校。

第二阶段的施工由最高名誉顾问吴少鹏负责监建,学校两边分别加建一排平房(现校务处、会议室、图书室等),一座礼堂、一个水泥操场和一个儿童乐园,一座现代化学校屹立于西港市中心。这些成就凝结了西港柬华理事会对中华文化信念与追求,为子孙后代建立了千秋基业。

2001年学校主体设施全部竣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庆典当日,官商云集: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特地亲临剪彩,西省省长、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徐光秀参议员、刘明勤参议员、杨国璋勋爵、郑棉发先生以及方灿成勋爵等侨领。各华人社团纷纷惠赠花篮,藉报刊词,赴会道贺,此次庆典成为港华建校史上一大盛事。

辛勤培育的成果,终于赢来满园皆桃李。2008年新届理事会成立,是西港柬华理事会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特别是以我本人为代表的领导核心的确立,对西港柬华理事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关键性、建设性、长期性的决定作用。从此西港柬华理事会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以崭新的形象和奉献精神,在柬埔寨西南大地上创造出一个个业绩。

西港市被评为“最具魅力的城市”,港华学校与西港城市的发展有着分解不开的渊源,可以说港华学校具有与众不同、与生俱来的创新和开拓精神。校门上“人才鼎盛有中华,货殖繁荣宜巨港”的楹联阐释了学校的品牌,是学校直面社会的精神标志(校门是我本人捐赠的)。

入新世纪之交,港华前瞻性地提出:“着眼于学生的文化前途发展,着重于学生双语人才。”学校在创新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上,在德育活动上都走开放办学体制,全面育人的训迪道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小记者、诗词吟诵会、游艺会、作文集编纂、中柬翻译、舞蹈队”等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的各类活动,充分展现了港华学子的才艺和朝气;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更是深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港华学校注重与各兄弟华校的联系交流、加强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尊师兴教,共同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发起西南区九地柬华下属学校结合为“兄弟学校”,同时成立“柬埔寨西南区九地柬华理事会”,我被推举为该理事会会长。

这项举措旨在建立和谐社团,共同创建文明华社新风,携手协力推动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发展;此措施还包括在每年学期结业后,为欢送中国教师西南区华校联合举办的“饯行酒会”。

自2010年开始至今,欢送中国老师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每学年临近结业之前,西南区柬华理事会联合召开工作会议,专门部署方案,为中国志愿者老师饯行。另一方面,为了能使组织健全,团结与合作,提倡西南区各校每年轮流举办一次欢送会。我们还倡议在每年的假期里,西南区九所华校老师、学生互访,交流教学经验。

2010—2016年以来,以港华学校为首,联合西南区柬华理事会、学校为志愿者举办践行大会,每次举办都有邀请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人员、总会代表、宗亲会代表、社会名流、殷商及热心人士参加。

每次活动中邀请出席领导为中国老师颁发证书,期间各校都派出舞蹈助兴,展示西南区华校的教育成果。

2010年8月起,开始聘请中国汉办志愿者和侨办教师任教中文,至今已有四批共36人参加援教。为使更为优秀的寒门学子完成学业,港华学校还与省内陆港台企业合作,设立“奖学金”等。

2012年7月,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云南省海外交流协会等主办的“柬埔寨汉语教师培训班”,在港华学校开班的一系列活动,使推动汉语在柬埔寨华社形成良好的影响,得到了华社同仁的高度评价,港华在继续书写更灿烂的明天。

2012年8月,我和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讨论相关扩建教学楼问题,而且得到他的支持。我作为会长,第三次四处奔跑筹备资金。为改善教学环境,尽管是风雨不断,曲折不平,却也百炼成钢、如愿以偿;得到华社侨贤、勋爵、参议员等俊彦的大力支持。其间由副会长刘庭海、郑锦瑶、林庆等监工,在校门左侧的空地坪着手新建三层教学楼和老师宿舍,同时重新改建校门右侧的儿童乐园,由郑棉发先生和钟贵强先生合赠。

港华学校有了今天的规模和发展,得益于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公司企业、社会殷商以及各界华社侨贤等热忱资助,得益于本人担任会长和诸多副会长、理事们的正确领导和贯彻落实以及辛勤地付出,教学楼才能屹立于柬埔寨华校之群。

如今漫步在港华校园,现代化教育气息扑面而来,宽敞洁净的运动场,庄严的升旗台,富于诗意的文化墙,魏然矗立的教学楼、古朴典雅的大礼堂,港华学子展示自己才艺的窗口——校园宣传栏……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作为会长,港华学校将始终以办好华文教育为己任,以“尊师重道,敬业乐群”为目标,以“奋发向上,和谐团结”的精神,用激情和汗水去书写港华学校更美好灿烂的明天。

港华学校的发展与壮大,足可以写进历史,是载誉海港的一颗明珠。我被选为柬华理事会会长,全面进行教育改革,提高学生质量。《论语》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此语意思是赞叹学子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这同时也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冀望。

港华学校的一切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柬华理事总会杨启秋勋爵和我两人积极配合牵线搭桥下,柬埔寨中国商会、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会、柬埔寨浙江商会等各界名流得以纷纷慷慨解囊,为港华学校捐款,助港华校舍改造重建,加快了增建改造工程的建设步伐。

以仁治校,以爱执教,以诚待人,才可融入社会和学校,师生方可融为一体。如今的港华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西港华人子弟教育的新需求,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新建教学楼如愿落成,为西港华文教育事业再次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六届柬华理事会就职暨港华学校新教学楼落成剪彩仪式,于2014年5月15日下午在港华学校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西哈努克省长慈速坤、中国驻柬大使馆领事部主任杨庆连、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华社名流、教师和学生等500人参加,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兴办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历时两年多的努力,一座现代化教学楼和儿童乐园终于落成启用,这是西港柬华理事会推行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条件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造福华社这也是我一生最光荣的事迹,当时我身体有恙,只能通过电话沟通募集捐款,得到大家响应支持,无私捐助!在此书中,我以最诚挚的敬意,感谢你们的热情捐赠,并祝福你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港华学校从1995年复课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坎坷路程。如今各位看到的充满生机,美丽整洁的校园,是西港柬华理事会和港华全体教师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战胜了无数的困难所取得的硕果。

原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曾对西港柬华理事会和港华学校建设给予高度赞赏。杨会长表示:“长期以来,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认真贯彻落实柬华理事总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华社华人,秉承创会宗旨,明确工作方向;积极完善会务建设,效力慈善公益,全力以赴发展华文教育事业,成就突出,贡献显著,赢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赏和普遍好评。”

时任中国驻柬大使馆领事部主任杨庆连称赞: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成立近二十年来,在柬华理事总会的指导下,在以郑源来理事会会长和理事们的领导下,在当地广大华人华侨的支持下,始终遵循办会宗旨,团结当地华人华侨,热心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积极兴办华文学校,为巩固中柬传统友谊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均作出了应有贡献。

时任中国驻柬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志工表示:“近年来,为了发展华文教育,解决学生日渐增多,教学设施不足的实际问题,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在郑源来会长‘无私奉献,大力发展华教事业’的倡导下,热心华教事业的社会贤达、侨社、企业积极捐款、捐物,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新的教学楼,为港华学校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

李志工表示:就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所取得的成绩及港华学校新教学楼的落成,我向你们表示高度的赞赏和崇高的敬意。我希望和相信,西哈努克省港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充份发挥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成为柬埔寨名副其实的著名华校。

博求万物之理,以尊闻而行知。意思是敬重知识,加强学习;行知,就是加强实践,通过实践获得真知。港华学校的成功,一切都源自于我们自我实践获得,教学相长,也自潜移默化中理解:“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李志工临时代办就西哈努克省第六届柬华理事会成立暨港华学校新教学楼落成剪彩的贺信。全文如下:

尊敬的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

尊敬的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会长郑源来先生:

喜闻西哈努克省第六届柬华理事会成立暨港华学校新教学楼落成交付使用,值此喜庆之时,我谨代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布建国阁下和使馆全体人员并以我个人名义,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西哈努克省第六届全体理事和港华学校校长、教职员工及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成立近二十年来,在柬华理事总会的指导下,在前五届理事会会长和理事们的领导下,在当地广大华人华侨的支持下,始终遵循办会宗旨,团结当地华人华侨,热心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积极兴办华文学校,关心祖籍国发展,支持祖籍国统一大业,为巩固中柬传统友谊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均作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为了发展华文教育,解决学生日渐增多,教学设施不足的实际问题,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在郑源来会长“无私奉献,大力发展华教事业”的倡导下,热心华教事业的社会贤达、侨社、企业积极捐款、捐物,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新的教学楼,为港华学校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就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所取得的成绩及港华学校新教学楼的落成,我向你们表示高度的赞赏和崇高的敬意!

我希望并相信,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在柬华理事总会的指导下,在郑源来会长的领导下,在诸位贤达理事的共同努力下,继续秉承建会宗旨,为当地华人华侨事业,为弘扬中华文化,为促进中柬友谊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希望并相信,西哈努克省港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成为柬埔寨名副其实的著名华校。

衷心祝愿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和港华学校健康发展!
衷心祝愿旅居西哈努克省的华人华侨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李志工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临时代办
2014年5月15日

附件2:港华学校新教学楼落成暨西港柬华理事会第六届理事就职典礼发言稿。全文如下:

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及各位外交官

尊敬的西哈努克省省长

尊敬的柬华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及总会代表

尊敬的潮州会馆代表,本会各级顾问,特邀嘉宾,各省柬华代表,各会馆代表,各华文媒体代表,新华社驻金边分社代表,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在这春意盎然,万物生辉的美好季节,我们在此集会,隆重庆祝港华学校新教学楼落成暨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第六届理事就职典礼,承蒙大驾光临,使这次联欢晚会充满着欢乐气氛。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西哈努克柬华理事会全体同仁及港华学校全体师生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而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兴办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当年创立港华学校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西港华人子弟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贤达殷商人士、爱心企业家的慷慨支持下,使得新教学楼如愿建成,这对西哈努克港市华文教育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座现代化教学楼和儿童乐园今天终于落成启用,这是西港柬华理事会推行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条件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在此我再次感谢大家对港华华文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独木难成林,众人可擎天”,华文教育任重道远。发展教育利在千秋,大家无私资助,流芳千古。有了你们的关心,我们充满信心,有了你们支持,我们充满力量,大家今天的付出,将名垂千古,永载名册,铭记于心。

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历经五届,紧密团结在柬华理事总会的周围,秉承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团结柬华兄弟为柬中友谊架起桥梁。

港华学校从1995年复课至今,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的坎坷路程。如今各位看到的充满生机,美丽整洁的校园,是我们西港柬华理事会和港华全体教师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战胜了无数的困难所取得的成果。

今天,第六届理事光荣就职,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牢记创会宗旨,发扬“柬华一家亲”的精神,团结同胞,以崭新的风貌、坚实的步伐和高涨的热情参与华社各项活动,参加慈善公益事业;弘扬中华文化的理事使命,决不辜负总会领导和西省广大乡亲寄予的厚望,为构建和谐华社和促进柬埔寨经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尽管港华学校的面貌日新月异,然而我们不能满足于风景这边独好,仍是需要更多的热爱华教人士给予帮助和支持。今后大家一起积极传递“中国好声音”,成为海外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扬者,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郑源来
2014年5月15日

5.树英公校:感谢您——郑源来会长

浓浓母校情,暖暖家乡爱

有个身影,行走在柬埔寨华文教育发展之路;

有种情意,铭记于贡不省树英公校师生之心;

有个名字,蕴含着浓浓的母校情和暖暖的家乡爱。

他就是出生在贡不省内巴村平凡而伟大的人物——郑源来勋爵。你一定会问“内巴村”在哪里,通常人们会这样回答你:“当你看到一个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很漂亮的房子时,你就到了。”这精巧别致的花园式建筑就是郑源来勋爵的家了,每次经过,都会不禁驻足欣赏;回想起在这里享用的第一餐美味,就是在这低调而有内涵的屋舍里。在这里招待了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中国教师志愿者,同样欢送了一届又一届的中国教师志愿者,他就是想让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们能够找到家的温暖,能够体会到亲人般的关怀。每逢佳节,他会请我们去他家吃当地的美食或者专程到学校来看望我们,还不忘带点小礼物。他百忙之中总挂记我们,对我们关怀得无微不至,有时候着实让我们这些小姑娘受宠若惊,但心里暖暖的。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甘再社树英公校,就是郑源来勋爵的母校。在这里,随处可见“郑源来勋爵捐赠”“郑源来勋爵捐建”等这样的字眼;在这里,随时可听到“郑源来会长支持我们” “郑源来会长会帮助我们”这样的话语;在这里,随时可感受到郑源来勋爵对学校的关爱。最早可追溯到树英公校1993年复课的那段艰苦的时期,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郑源来勋爵不断地与金边、西港的爱心人士联系寻求帮助,亲自到各华校了解情况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同时鼓励当地老百姓积极参与到华校复课中来,并帮助其建立了甘再社柬华理事会,推动了树英公校的复课进程,也为当地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艰辛,有险滩,有无助……在教室不够,经费不足等问题出现时,郑源来勋爵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扶自己的母校一把。如在教室不足时,他为母校捐建了一间教室、一个礼堂;当教具不够用时,他为学校捐赠了一大箱的教学用具;当甘再社柬华理事会感到无助时,他在背后有利地支持着他们。现在我校的初中部,就是在郑源来勋爵的带领下组建运行的。关于母校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关怀,对于母校的发展,更离不开他的坚定支持和不懈努力。

我想,正是他那浓浓的母校情,他那暖暖的家乡爱,让他做了这些真诚而伟大的事情。谢谢您——郑源来会长。

甘再社树英公校供稿
2014年12月16日

6.广育学校:郑源来人格风范值得称颂

汉语中“慈善”这个词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与慈善有关的内容思想在传统儒家典籍中可以说比比皆是,根深蒂固。儒家文化是主宰中国数千年的主流文化,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号召力。几乎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都或多或少留有儒家文化的印记,即便是漂流过海的爱国华人,不仅没有被异国他乡的风浪磨灭身上的中华痕迹,反而成了中国慈善文化的传播者。行善不辍,反哺故里。在这个令人敬佩的人群里,郑源来勋爵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而成就事业,同时又乐善好施、仗义疏财,以自己的善举为中华文化在柬埔寨的传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源来勋爵眼睛明亮,思维活络,眉目慈善,平易近人。以现在为起点,追溯郑源来勋爵的过往,我们会发现那是夹杂生活的艰难,面对困境的不屈,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内容丰富的壮丽篇章,因为郑源来勋爵的付出有了辉煌的圆满。

古人有云:达则兼济天下。而这也是郑源来勋爵的情怀,事业有成的他,毫不吝啬的把大量的精力和财富投入到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中,在柬埔寨他多方奔走,积极周旋,力促柬埔寨华校的建立。不仅殚精竭虑,更是以身作则,带头捐款、捐物、捐教室。郑源来勋爵尤为重视华文教育事业,本是好学之人,一路走来的经历,都让他深刻的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柬埔寨华人子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大力支持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多次出资完善教学设施,其中贡布广育学校就是在郑源来勋爵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的。郑源来勋爵不仅是建校发起人之一,而且还为贡布广育学校捐建学校大门及多间教室。为使母校能更完善的发展,郑源来勋爵更是学校建设的穿针引线人,他大力号召海内外热心人士前来捐款建校、支援经费,得以使我校能顺利发展。

这一间间教室,包容所有学校学生的同时,亦彰显了郑勋爵的宽阔心胸,他的人格风范为柬埔寨人民称颂!他为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精神,随着历史的河流,已流淌了数千年,势必继续流传并发扬光大。因为,我们有着无数像郑源来勋爵一般的慈善事业热心人,他们用自己充满博大善意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铸造起了令人敬仰的善之丰碑,感染和鼓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朝着善的方向前进不已。

贡不广育学校供稿

7.禄山学校:振兴华校教育的领头人郑源来勋爵

郑源来出生于1942年的贡布省甘再村,一条碧绿清澈的甘再河水从村边蜿蜒流淌。勤劳朴实的他,伴着这条大河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从甘再树英小学毕业后,又到了贡布广育中学部继续求学深造,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中学毕业证书。

上世纪80年代,动荡的战乱结束后,郑源来勋爵即从越南移居回磅逊港,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由于他勤奋刻苦,头脑灵活,又善于把握市场瞬息万变的信息,很快积累了人生第一笔资金。上世纪90年代初,他又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发展,迁往首都金边,经过多方筹划,创办了“进裕运输公司”。由于他重合同守信誉,结交四方朋友,企业很快走上正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好评,并获得蓬勃发展和壮大。

同样是上世纪90年代,为了振兴华文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柬华理事总会在金边成立。在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的大力倡导下,在社会贤达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柬埔寨各地的华校纷纷复课复校,华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这片重获和平新生的大地上。

郑源来勋爵经商成功之后,富裕不忘家乡,心系华教事业。他看到小学母校——甘再树英小学,历经战乱已破败不堪,内心感慨万千,当即和几位劫后余生的同乡人筹划成立甘再树英学校重建委员会。原来的母校已经荒废殆尽,只剩下断垣残壁,而重建华校百废待兴,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郑会长禅精竭虑,废寝忘食,四处奔走和呼吁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捐资建校。

经过不懈的努力,宽敞整洁的校舍在1992年终于落成!甘再树英学校终于复课了,第一任校长即是郑会长当年的华文教师——谢腾虬老师。随着华校的复课,解决了甘再地区附近华裔子弟渴望学习中文的困境,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其中,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和感谢林惠龙勋爵、张自强先生等社会贤达和热心人士的鼎力相助,是他们的无私支持和帮助,华教事业才能薪火相传。

贡布省广育学校是郑源来勋爵中学时期的母校,曾一度被政府征用作为柬文培训学校,每次路过母校,看到当年书声朗朗的华校竟然变身成为柬文学校,郑源来勋爵内心十分不安。在郑会长的联络发动下,校友刘明勤参议员和校友杨丹瑚勋爵,都慷慨解囊,捐资4万美金购买了如今广育学校的地皮。

解决了校舍的地皮后,如何筹建校舍资金的问题便又接踵而来。郑源来勋爵多次前往法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家,登门拜访定居在大洋彼岸的校友,促膝谈心,筹集资金。经过多方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广育学校的校舍在空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终于复校了。

郑源来勋爵一直心系华教事业,禄山市位于贡布省西南端,是与越南交界的边陲小镇,这里居住着由贡布、白马、土城等地移居而来的华人后裔约500多家。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渴望学习华人的华裔子弟很多,遗憾的是禄山没有华校。

上世纪90年代,在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的领导下,吹响了恢复兴办华校、弘扬中华文化的号角。随着禄山市华人中的几位有识之士振臂一呼,郑源来勋爵当即加入了禄山市华校建设筹备委员会的行列中来。

禄山市华校的建校过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充满了坎坷和艰辛,因为有史以来禄山市并没有华校,缺乏以往华校的校友的支持,经费筹措难度很大。1999年通过郑源来勋爵的奔走呼吁,在杨启秋会长和社会各界贤达及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在禄山公路旁荒凉的土地上,建成了两间教室,第一届就招收了90多人。这是禄山市有史以来第一所华侨学校,奠定和开创了禄山市华文基础教育的先河。

接任港华学校之后,使其发展到新的辉煌高度。西哈努克省是郑源来勋爵当年开展船务贸易运输业务,事业扬帆启航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海域宽阔,四季花团紧簇,经贸十分发达。后来随着船务的兴隆,为了扩展业务,郑源来勋爵到金边定居。但是自从离开西港以后 ,由于历史原因,西港华校的学生流失严重,学生人数从1200多人锐减到400人。目睹这个局面,郑源来勋爵焦虑万分,彻夜难眠。他于是又在金边与西港之间往返奔波,日夜为西港华校的前途而奔走。他坚持着一个信念,重整旗鼓,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心人士,为西港华校的建设添砖加瓦,郑源来勋爵也因此当选为西港柬华理事会第四届会长。

在郑源来勋爵的多方奔走和感召下,周围团结了一大批乐于奉献、热心华教的理事和社会贤达,西港港华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增加到700—800人。2014年5月,在毗邻学校的大路一旁,有一幢崭新的教学楼巍然屹立,气势恢宏,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和社会贤达莅临庆典,并为教学楼启用剪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水”。在郑源来勋爵的领导下,在西港港华理事会的支持下,西港港华学校的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强大,教师业务素质高,注重教学常规管理,抓好校风、学风、班风的“三风”建设,在西南区乃至柬埔寨享有盛名,多年来在华语教学方面成绩显著。由于治校有方,管理得当,每一届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为社会输送和培养出一批批英才。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郑源来勋爵的领导下,西港港华学校的华教事业必将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在理事会和各社会贤达的精心培育下,西南区华语教学的这棵大树必将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 禄山学校供稿

8.港华学校:郑源来勋爵是文教事业忠诚支持者、践行者

柬埔寨运输商贾、西哈努克省柬华理事会会长郑源来勋爵,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忠诚支持者、践行者。

为了中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位老人在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省港华学校用他杰出的智慧,在港华学校这块肥沃的土地里画了一个圈,就这样在这块土地上神话般地耸立起了一座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大礼堂;建立起了一个令少年儿童神往的游乐园,矗立起了一幢崭新的综合大楼……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他那一颗对华文教育事业满怀热忱之心!他就是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郑源来勋爵!
在柬埔寨每每提起郑源来勋爵,人们都会毫不犹豫的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他为了华文教育事业在柬埔寨大地上遍地开花,不惜慷慨倾资、志存高远地多方奔走集资兴学,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的拳拳之心。他学如流水行云,德比松劲比柏青的至诚之心;他独具才慧,在成为柬埔寨运输巨子的同时仍待人诚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倾心效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永无止境地默默支持着的谆谆之心;更是因为他是一位凝聚力特强、有着卓越领导力和亲和力的智者,他让西港港华学校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他怀有一颗为港华学校谱写一篇又一篇新乐章的热忱之心……

郑源来会长胸襟开阔、胆识过人,具有远见,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激励大师,又是一位具备超能量、有灵感的领导者。他在商海沉浮中展现出高风亮节,历事庞辱不惊、至诚至信 ,经过奋力搏击,终于成为西哈努克省最耀眼的企业家之一。他不仅对商业充满激情,还对公益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充满满腔热忱。他百忙之中不忘对学校的发展前途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地苦想对策;更不忘挤出时间对师生关怀倍至、悉心照顾。我们没来柬埔寨之前,曾经惶恐过、不安过;来到柬埔寨后,我们在郑源来会长的呵护下,对我们老师有求必应,为我们中国老师准备了一个个一应俱全的“家”,让我们中国老师在柬埔寨也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我们免去后顾之忧,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而且每逢佳节,他老人家还从200多公里外亲自赶来送我们礼物、送上一声声美好的祝福,令我们中国老师都感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这不正是“天下华人一家亲”的真实写照吗?

在郑源来会长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港华学校才得以顺利发展,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急需的人才。目前,港华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尚未毕业就已被各公司、各外资企业预订一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与我们郑会长的努力分不开的。

昔日,他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可谓是费尽心机、疲于奔命,才使得很多华校有了生机并蓬勃发展;如今,他仍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几次光荣地率领师生不辱使命,迎接了中国和平方舟号军舰;将来,他会继续为华校尽心尽责,鞠躬尽瘁,功名卓著,彪炳史册!平凡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一定能推动伟大的事业。正是因为有了郑源来会长这样的善长仁翁的无私帮助和卓越的领导,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和壮大!

(西哈努克省港华学校供稿)

9.部分外事活动发言词收录

附1:甘再树英学校落成典礼讲词

尊敬的柬华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及各位领导

尊敬的最高名誉会长黄瑞华女士

尊敬的甘再柬华理事会黄伟谦会长及各位理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山明水秀甘再乡,鸟语花香水果甜。树英学校是我的母校,昔时我祖父是校主,我爸爸是董事长,同时本人当时被选为稽核。树英学校桃李满天下,甘再社战前可以说是“小潮州”。

今天承蒙柬华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社会慈善家郑棉发先生,黄瑞华女士慷慨支持下,新的校门课室及宿舍都如愿以偿,同时并亲自前来参加落成仪式。在这里,谨让我代表甘再理事会及我个人的名义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热烈的欢迎!

甘再理事会推行教育方针得到各界侨商、本地乡亲们的响应鼓励和帮助,才使得今天的学校屹立在华社学校之林。文化教育是大家共同产物,不论处在天涯海角,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要办校育人。大家发自爱心应有的任务,以可造福本社子弟能够有书可读,做出永垂不朽贡献,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功德无量!
谢谢大家!
郑源来

附2:禄山华侨学校校门、围墙落成暨西南区七个学校的汉办志愿者、国务院侨办外派教师欢送仪式发言稿。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来到这里,参加禄山华侨学校校门、围墙落成暨西南区汉办志愿者、侨办外派教师欢送仪式,并代表西南地区七个柬华理事会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

一直以来,我们柬埔寨华文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华校建设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禄山华侨学校校门及围墙的建成,使得学校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校园更加安全有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于这些默默给予我们关心和支持的热心人士,我们心存感恩。同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正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中华文化才得以在柬埔寨大地上传承,发扬光大。

今天在这里,我们还将为西南区39位汉办志愿者、12位侨办外派教师践行。
志愿者,一个崇高而神圣的称号,你们不仅是推广汉语的教师,更是中华文化的使者。在中国,你们是天之骄子,父母的宝贝;为了华文教育事业,你们远离父母亲人、同学和朋友,不远万里来到柬埔寨西南区,这里的学校条件简陋艰苦,接过上一任志愿者手中的接力棒,抛洒热血、书写青春。也许有过误会、有过争执,也受过委屈,但你们依然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光荣职责,无怨无悔。

还有尊敬的侨办外派老师们,离别了家庭,舍下了父母、爱人和孩子,带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全新的教学理念,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柬埔寨华人教育行列,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你们的无私帮助,令我们十分感动和敬佩,请允许我代表西南区七个柬埔寨柬华理事会全体同仁、全体老师、学生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感谢有你!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转眼又到了告别的时候,尽管有许多不舍,但是有相聚就注定了要别离,只能在这里将离别的祝福送给大家。志愿者老师们回到中国,有的将继续你们的学业,有的则走上工作岗位,祝你们学业顺利、事业有成,开心快乐每一天!外派老师们将回到各自的岗位,祝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如果有机会,希望你们能再到柬埔寨来,续写人生旅途上的壮丽诗篇!

谢谢大家!
郑源来
2014年7月6日

附3:在布建国大使访问西哈努克省港华学校欢迎仪式上的发言稿。全文如下:

尊敬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特命全权大使布建国阁下及各位外交官

尊敬的总会会长杨启秋勋爵及总会各位领导

尊敬的本会永远的名誉会长林惠龙勋爵、本会最高名誉顾问吴少鹏先生,本会副会长、理事、校长、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难得可贵的今天,布大使亲临港华学校进行参观访问,关心华校文化教育发展,令我们倍感荣幸!现在谨允许我代表西港柬华理事会全体理事、港华学校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港华建校以来,一直得到祖国的关怀和鼓励。当年有宴延爱大使、宁赋魁大使、张金凤大使,今天有布建国大使亲自前来探望我们,而且为学校赠送电脑、复印机等一大批物资,充实了学校的办学资源,真犹如雪中送炭。从2010年开始,祖国派来大批的汉办志愿者教师和侨办援教教师,为柬埔寨华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提高华校办学质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身在海外的华人子孙可以学到优秀的中华文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每年举办的各种文化竞赛活动,为华校的学子们搭建了展示中华文化水平、展示自我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以便将来可以利用所学到的华文知识在社会上创造一片新天地。感谢祖籍国对海外华教的真诚关爱,给华校注入了新的希望。

港华学校前身为华侨公校,始创于1963年,1970年由于历史原因被迫关闭,1966年复课到今天,走过了56年风雨飘摇,艰辛坎坷的岁月。从无一砖一瓦、一寸土地,租赁排屋办校开始,到现在拥有4200平方米土地、一栋两层教学楼、一栋含中国老师宿舍的综合楼、一排平房、一座礼堂、一块水泥操场和准备重新改造的儿童乐园,这样一个规划整齐的校园,是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得到今天的成果。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在以杨启秋勋爵为首的柬华理事总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华校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柬埔寨大地上崛起。港华学校和许多华校一样,每一分每一厘建校经费都要靠当地理事会四处奔走募捐。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是杨会长带头倾囊相助,潮州会馆慷慨借款,诸多关心华教事业的华社侨领,有识之士和热心人士热情资助,才令港华得以在十多年里,分三次逐步落实扩充校舍资金,在西港柬华理事会的团结协作下,修建成如今诸位所见到的宽敞、洁净的育人环境。

但是由于办学经费严重短缺,港华的教育软件极其落后,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飞速发展,满足不了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许多知识还是仅凭老师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来传授,现代化的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教科书,开拓视野的课外读物都还没有……都已经赶不上社会潮流!
常言道:“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众人拾柴火焰高”。尊敬的大使、尊敬的总会会长及各位领导嘉宾,我相信,中华文化教育在你们的关怀指导下一定会发扬光大,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郑源来
2013年9月28日

注:《郑源来自传》一书由作者郑源来勋爵授权柬华日报独家连载刊登,未经作者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或抄袭本书。

《郑源来自传》 • 第十章(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