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柬“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张思思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灼人的夏,颜色是泾渭分明的,湛蓝的天空下,翠绿的是万物。火辣的风在树枝,在街头巷尾间穿梭,我的思绪也开始腾云驾雾。
在柬两载,如白驹过隙,但关于“它”的纪录片却承载了我人生中最“阳光灿烂的日子”。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所有的认知和感触都随着进度条的快进而变得更加深刻。
相识
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了解到一位在柬埔寨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宝贵经历,深切地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因他将这份热爱变成一种使命而感到动容。听闻,我便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毕业后一定要去这个“未知的国度。”中间也曾经历了家人朋友的劝退,但我依旧没有动摇,反而越发坚定我的理想。
一九年七月,很荣幸地通过了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考试,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们相遇、相知,一起参加培训与学习。
九月到来,告别亲朋密友,带着未知和一腔在异国挥洒汗水的热情,登上了这架飞往曾号称“东方小巴黎”的飞机。透过机窗,看到夜色中的柬埔寨,它是那样的美丽和安静,这是我对柬埔寨的初印象,也让我对在这个国家接下来的志愿生活充满了期待。
相遇
赴柬以后,我被分配在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本部工作。
在柬的第一年是线下授课,是我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候。我所教授的是零基础班级,第一次见到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差距这么大,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岁的少儿,这里还有很多父女、兄弟姐妹组,相互陪同一起学习中文,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学习中文的热情。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所面对的学生年龄层次不一;在教授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们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水平较低的学生不爱开口发声,年龄较大的学生也会比较腼腆。对此,我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成功地实施我的教学呢?考虑到自己本身专业以及学识方面还需要提升,所以即使面对的是零基础的学生,我也不敢掉以轻心。因此,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遇到教学问题以及不懂的文学知识时,积极地向身边的其他老师们或本地老师请教;平日里有时间的话,也会去听不同的老师上课,把可取的又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们学习中文的兴趣,我也会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余,带学生开展“剪纸”、“唱中文歌”“写毛笔字”以及“吹墨梅花”等活动,同学们玩的不亦乐乎,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直言很喜欢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疫情爆发后,我们便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尤记得他们线下授课时瞪着大眼睛、戴着口罩认真听讲的样子;也记得居家上早课时,只闻屏幕那头鸡鸣而不见其人的有趣画面……上网课后,教学就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我教授的班级是早上6:30到7:30,学生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老师、工程师、商人等,他们上完课后就要赶着去工作,因此,就有学生会申请提前下课;在上课过程中,网经常差到在转圈圈,严重时我直接掉线登录不上去,好在学生能够理解。此外,为了能充分抓住这60分钟的时间,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ppt,课后再根据线上的反馈重新修改。虽然我一直都教零基础的学生,但自己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我深知学习一门语言,打好基础对于后来上层建筑的建设有多么重要,所以在持续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是对疫情之下坚持早起学习中文的学生的负责任,也是身为中文启蒙老师的职责所在。
师生之情之外,也收获了与这群学生们的友情。在这里,学生们很热情,很可爱。线下授课时见到我会很礼貌地和我说“老师好”,并且课前、课后也愿意与我交谈赴柬的生活感觉如何,平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柬埔寨有哪些美食值得品尝、哪些美景值得领略,还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想邀请老师去亲自感受一番。
班上的学生们会在与我交谈时悄悄记住我的喜好,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惊喜降临。柬埔寨的精美手工包;最美吴哥窟的明信片;多功能的水布;传统中国结,原因是看到之后觉得很好看;新年礼物“镀金麒麟”,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有自己特殊的理解,便送我寓意着新年旗开得胜的礼物作为祝福;自家果园种植的不对外出售的水果,某天下了课后接到学生的电话,她告诉我自己骑摩托车从另外一个省带了一麻袋的水果,她妈妈叮嘱她要送给我吃,要好好照顾我这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小姑娘。我很荣幸地拥有了“别人家的学生”,也因此成为了同事眼中的“别人家的老师”。在收到这些小礼物之后,我也会把在中国准备的小礼品作为感谢回赠他们。
线上授课后,也总是会想念学生们。每每打开脸书发布一些通知的时候,便顺便看一看这些可爱学生们的动态。许久未见的学生们也会发来问候,见到最多的就是“我想老师。”“老师最近好吗?”“老师,我们什么可以开学见到老师?”“老师好,老师吃饭了吗?”许多学生知道我的任期快结束了后,为我录制了视频,表达了对老师的不舍与祝福,还说希望自己有机会可以去老师的家乡找老师玩。很感谢零基础的学生们,虽然他们用的是不太流利的中文甚至是中英文混合,但我听后真的很感动。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也表示很欢迎同学们来老师的家乡玩,到时候老师一定会尽地主之谊,带大家品尝江南小吃、欣赏江南美景。
这些亦师亦友的学生们,由内而外地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也让我在异国他乡时刻感受着别样的温暖。
相知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节奏。关于柬埔寨,我只能在相册里找寻与它的美好回忆。
在为数不多的柬埔寨假期里,总会与室友坐上嘟嘟车,穿梭于金边的街头巷尾,感受这里的生活气息。当地人很热情,会主动与你打招呼,并推荐你吃一些地道小吃。作为一个吃货,自然不会拒绝,借此机会品尝了各种美食。柬埔寨人的饮食习惯以甜辣为主,一个地地道道的江苏人,既爱吃甜,也爱吃辣,这刚好满足我的味蕾。
托学生的福,我和室友体验了金边王宫一日游。金边王宫坐落于金边东面,面对着湄公河,是典型的高绵式建筑。整个建筑中央是高高的尖塔,屋脊两端尖尖翘起,造型十分美观,金碧辉煌。行走其中,美轮美奂。由于柬埔寨整个国家以信奉小乘佛教为主,因此整个王国的细节之处总有着宗教的象征。王宫周围的回廊是由40位画家花费十年时间精心绘制的印度神话故事,绘画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就在我驻足观赏之时,几位当地人很热情地问我是否想了解这段历史,并耐心地一一为我讲解。向他们道别后,我们又参观了南面的银殿,将鞋子脱在殿外,走进殿内,置身其中,为陈列着的艺术品的精美和王室的无数珍宝感到震撼,唯一的小遗憾是殿内严禁拍照,但是最好的相机“眼睛”已经欣赏过了,似乎也不觉得有所遗憾了。在这里,我们还聆听了柬埔寨传统乐器的演奏,感受传统音乐魅力的同时并借机亲自演奏了一番。
出了王宫即是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它叫澜沧江。湄公河畔,石阶上坐满闲谈的柬埔寨人;旁边出售着各种特色小吃:椒盐芒果条、油炸丸子和腊肠等;堤上站满鸽子,时不时成群地低空盘旋;岸边是正准备撒网的捕鱼人;脚下躺着一只望江吹风的狗子;再往前你就可以花个几刀坐一次简易木船,在这河上溜达一圈。当然,我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上了船后,我便选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在这昏暗的夜色中,吹着温柔的风儿,欣赏落日余霞。此时此刻只觉得一切都变慢了,赴柬以前,听其他志愿者说这里的幸福指数很高,我不解,而我亲自体验后,一切尽在不言中。总之,王宫一日游让我更加喜欢这座城市了。
一九年中国新年期间,在正式放假之前,我和几个同事就做好了去暹粒旅游的攻略,赶在中国除夕前一天,我们住进暹粒一家装修酷似热带雨林的酒店。除夕那天,我们早早地收拾出门,开启了暹粒之旅,先是去重庆火锅打卡年夜饭,后在酒吧街闲逛。在这里,小资音乐与动感音乐相互交融,点一杯威士忌便与三两好友沿街坐着聊天。遇到熟悉面孔时,他们也会询问我们是否也是从中国来。第一次离家的春节,没有家人在旁,心里不免觉得难过,好在有几位姐妹相伴,顿时也不觉得那么孤独了。
新年的第一天,是我们制定的吴哥之旅。早上,嘟嘟车司机就比约定的时间还要早地来到酒店门口接我们,他人很热情,很细心,旅途中也充满了耐心。一整天的吴哥窟之旅、天气的炎热再加上早上出门我们带的水全部喝完了,使得我们有些烦躁时,司机师傅便打开他的百宝箱,给我们拿出了他早早就准备好的冰矿泉水,并且不收一分钱,当时便觉得司机真的很贴心;每到一个有特色的景点处,他都会提议给我们拍照,并且找到最佳的拍照地点,因为大叔,我们才留下了与“高棉的微笑”的合影;在我们进入景点游玩后,无论我们在里面待多久,出来都能看到他在笑脸相迎地等待我们;为了满足我们看夕阳的愿望,司机又载我们来到一个看夕阳的最佳视角,驻足欣赏了一段时间并为我们拍了照后,终于在朦胧的夜色中把我们载回酒店。这一路上,我们看过了许多美景,也感受到司机大叔的淳朴善良。
快乐总是短暂的,还在各地游玩的老师们突然接到院里的通知,所有新年假期出去游玩的老师第二天必须回金边。带着意犹未尽便马不停蹄地坐着第二天的大巴车回了金边,自此开始了我的隔离生活。
相伴
镜头一转,便是我的居家隔离生活。清晨,几个上完早课的同事下楼煮上红薯、紫薯或者鸡蛋,再喝上一杯牛奶加麦片。早餐过后大家围坐在客厅的圆桌上各自学习起来,或听网课;或学英语;或看专业相关的书籍直到正午时分来临。提醒我们饭点的不是手机上的时间,而是厨房里案板上传来的剁肉切菜声、锅铲触碰铁锅的翻炒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欢笑声和勾人的饭菜香。一时间,烟火气十足。
每一个重要的节日里,我们都会一起庆祝,提前一天制定好菜单,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每每都选择家乡菜露一手。赴柬以前,很多志愿者老师都是做饭小白,十指不沾阳春水类型。赴柬两年,我们却摇身一变,人人都是“做饭小能手”,做起饭菜来,绝不含糊,还色香味俱全呢!
不上班更得拥有好的身体素质,自疫情居家上网课以来,大家也开始了各自的锻炼计划,来自广西的“刘幺鸡”打起了太极;来自江西的“王二条”练起了瑜伽;来自东北的“李三饼”摇起了呼啦圈;来自福建的“陈四喜”打起了八段锦;来自江苏的“张伍佰”跳起了健美操;来自山西的“邵六刀”跳起了绳;来自云南的“何杠七”也摇起了呼啦圈;来自江西的“胡八万”则压起了腿。这些名字是我们在“刘姓”志愿者生日那天,大家以中国的麻将为元素,按照年龄大小先后起的名字。
十八个女生远离祖国,在异国他乡相识、相知、相伴,一起努力、一同成长。仍记得刚到柬埔寨时我们一同举杯庆祝了在异国他乡的第一个中秋佳节;恰逢“祖国70周年华诞”,便报名参加了由中国大使馆举办的中文歌曲大赛,经历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决赛中取得了团体组第二名的好成绩;亡人节集体去寺庙祈福、插香,听本土的老师为我们讲解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浓郁的柬国文化特色;迎接孔院“第十个生日”的到来,大家为它精心准备着,从整理会场、搬桌子到组织学生们来参加活动,我们都亲力亲为,那天晚上我们直接累到集体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身体是疲惫的,但是心里却很开心赶上了这么重要的日子…
人生就是不断地与人相遇,不断地与人告别。由于疫情的原因,第二年只有八个人选择留下来,几乎所有的时间,我们都是在家里度过,单调、枯燥的生活中,也留下了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一起编排“中秋与国庆舞台剧”,拍下属于第一张古风集体照;一起制定新年计划,外出采购,打扫卫生,准备年夜饭,举杯庆祝,齐声倒计时,在欢声笑语中迎来新的一岁;一起举办线上的活动文化活动;一起克服在疫情最严重时买不到菜的种种困难……可以说,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压力的好姐妹。虽是异国他乡,却因彼此的相伴也不觉有一丝的孤单。
过去的两年,再次回眸,收获了经验,收获了启示,也收获了快乐。在人生的长河里,许多事情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忘,但这种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却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我将坚守这份宝贵而又永久的财富,并将以全新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相别
尤记得第一次和留任志愿者姐姐出门买菜还需要姐姐帮忙沟通,到自己出入菜市场与商贩砍价的游刃有余;从第一次登上讲台的紧张慌乱,到课堂上遇到棘手的问题也能坦然自若;从只会做简单的饭菜,到做出的红烧肉让大家都赞不绝口;从第一次担任主持人的稀里糊涂,到面对各种活动逐渐变得得心应手;从电脑操作小白,到现在也学会了文稿美编、照片ps等工具的操作。我想,是生活成就了现在的我。但生活还在继续,我仍需继续努力。
赴柬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只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希望柬埔寨的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我还想再多品尝一些美食;我还想再多于小巷闲逛;我还想再为每一位姐妹多拍一些“赴柬生活”的最美照片…
关于柬埔寨记忆的纪录片一直在脑海中播放:又一个清晨,在去往孔院教室的路上,目睹朝阳微露,脚下的步伐了慢了些;也醉心于某个时分,想听雨水与大地的交响,那一刻,便深深地喜欢上这里;也会像一个当地人一样,置身于美景,用相机记录下每个温情的时刻,和那所有过往的风光一起,填满今后每一个生活的瞬间……
愿我们都记得这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