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倒计时,RCEP为什么重要?

【综合消息】最近,签署不到一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达到生效门槛。

这个协定,囊括了三个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日韩、两个五眼联盟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亚洲最早建立自贸区的东盟国家。

这个协定,将让中日两国首次建立自贸关系,也会让亚洲一体化再进一步。

RCEP生效之前,全球已经有300多份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三百多分之一的RCEP,特殊在哪?

稳:织密全球网络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看几个指标。作为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成员国人口总数最多、GDP总量最大、贸易量最大、吸引外资最多。

当然,“最”也意味着“难”,15个成员国,GDP全球排名最高的是世界第2,最低是世界第135,发展水平不一的成员国都需要进行一对一的谈判,这就用了8年。

从谈判到签署再到即将生效,既有时代变迁的背景,也有现实的需要。

变化,可以从关税说起。要知道WTO最初成立的目的之一,是将世界连成一张网络,大家发展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而弱势的产业用全球贸易来弥补,这样不仅能够极大提高全球生产力,还能扩大全社会的财富。

连网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降低关税。只是,根据WTO最重要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的某产品降低关税,就必须同时对剩下的所有一百多个成员都降低同等关税,这让世贸组织框架下,降低关税的空间在减小,零关税更难。

区域自贸协定由此也就诞生了。如果说WTO是一条大马路,各个成员都在向前跑,那区域自贸协定就是大马路上的快车道。灵活度更高,区域内成员达成低关税零关税的空间也更大。

作为区域自贸协定的RCEP生效后,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已核准成员间90%以上的货物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到2035年,区域经济福利将因此累计增加1628亿美元。

能让15个国家达成一致的关税减让协议,关键也在亚洲自主谋势,创造了契机。

作为RCEP的研究者,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专门编写过一个报告《自由贸易协定:亚洲的选择》。这份报告发现,亚洲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已经占到了全球自贸协定数量的一半以上。

在这其中,作为RCEP的倡议者,东盟在亚洲最早签署自贸协定,与亚洲国家签署的自贸协定不少,自然成为了RCEP织密网络的圆心。

从本世纪初,东盟十国先后与RCEP其他五个成员国签署了经济合作协议或者自贸协定。

这些协定签署的时间点,很值得琢磨。

东盟与中国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在2002年,那个时候亚洲金融危机刚刚过去不久。

东盟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或者自贸协定,都是在2008年前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

每一次危机的出现,都让亚洲国家靠得更近,也都在给RCEP奠定基础。2012年启动谈判的RCEP一开始就带着穿越不确定性的基因。

到了2020年,全球深陷疫情,RCEP完成签署。5个“10+1”自贸协定,变成了15国一体化的自贸协定。转危为机,靠的是内生动力。

亚洲的不少自贸协定,是没有相交的平行线,就像东盟的5个“10+1”自贸协定。袁波告诉谭主,要织密网络,签署自贸协定较多的轮轴国家——日本、韩国、中国、东盟需要建立并加强自贸关系。

轮轴国家建立自贸关系,自然而然就会让亚洲的自贸协定在规则层面和市场一体化的层面有机整合。RCEP的落地,意味着区域内15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将被彻底打通,这也正是RCEP的价值所在。

RCEP能落地,离不开轮轴国家的努力。就说日本,核准RCEP的时间比美日自贸协定还短。

RCEP生效之后,亚太建立了大的朋友圈,中日之间、日韩之间,都将首次达成自贸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的两个首次,也给了新的想象空间:中日韩自贸区还会远么?

变:中日韩再进一步

两年前,中日韩三国发表了共同声明。其中提到的一句话,站在RCEP即将生效的时刻回望,很值得细品:

我们将在RCEP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

中日韩自贸协定的基础,是RCEP,而RCEP的关键作用,韩国和日本早早就有了认识,并用实际行动做出了选择。

2016年,韩国同时面对两个谈判: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升级以及RCEP的谈判,韩国当时把RCEP谈判的优先级放在了前面。

日本的积极性也差不多,去年7月份,日本与东盟就共同实施50多项具体措施达成共识,并专门提出推动RCEP早日达成。临近签署,日本政府甚至还在努力游说印度,早日回到RCEP的框架内。

RCEP的签署是好事,日本知道,韩国知道,美国,自然也知道。去年11月3日,距RCEP签署只剩不到两周,美国负责日韩事务的副国务卿克纳佩还在一场会上,警告日本和韩国,不要顾忌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日本和韩国有责任为“民主自由”呐喊。

话音刚落不久,日本和韩国都在RCEP上签了字。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写过,在中美的较量中,日本会尽可能地推迟表态。这一次,日本选择向前一步,这笔账,日本已经算过多次:

RCEP将把日本GDP推高约2.7%,经济效益超过美国退出后形成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更重要的是,因为RCEP,中日之间、日韩之间都将首次建立自贸关系。

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三国经济总量加起来占世界经济总量约四分之一。中日韩建立自贸关系的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是,中日韩产业链紧密连接,经济结构高度互补。中日韩联合研究项目的数据表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使日本GDP增长率最高提升0.5%,韩国最高提升3.1%。

连接中日韩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电子产业。目前,全球90%以上的智能手机和电脑由东亚国家生产,而东亚地区在芯片、面板等电子产品上的产能更是几乎能代表整个世界。

目前韩国三星在海外唯一的芯片存储器生产基地就是在中国。未来,中日韩的知识产权合作,会更加畅通。RCEP知识产权章,包含83个条款和过渡期安排、技术援助2个附件,内容更全面,范围更广泛,规则更细致,前景更明确。在此基础上,中日韩自贸协定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则和谈判有了基本遵循。

但也就在这几天,有人在破坏电子产业的稳定性。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之下,三星电子向美国政府提交了有关芯片业务的信息。美国名义上是评估芯片产业链,实质上是在拿捏韩国芯片产业的自主性和核心竞争力。

东亚这片区域,一直有阴云。

RCEP是穿透这些不确定性的第一步,未来,作为“RCEP+”的中日韩自贸区,将会连接彼此,亚洲国家,也会迈出自主发展更坚实的一步。

连:亚洲新格局

周边国家的关系正在织密,区域内的一体化正在加速,这是当下正在发生的转变,势不可逆。

一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游客来源,往往都是邻国,当邻国发展时,往往也会带动本国的发展,这在经济学上,叫作“邻国效应”。

最早出现这一效应的,是欧洲。直到现在,法国的十大出口市场有八个是欧洲国家,德国出口的前十五大市场,有十三个是欧洲国家。

回溯“邻国效应”的历史,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总结道:

欧盟是全球最高水平、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体化经济合作平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现在叫美加墨协定,从1994年到现在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过去,全球贸易中心在西方,正是因为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才催生了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加强彼此之间经贸联系的需求,也就有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现在,这样的内生需求正在RCEP区域国家中酝酿。近年来,亚洲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0年,亚洲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达到47.3%。

联合专业机构,谭主也找寻到了亚洲经济在疫情之下逆势上升的提振器:

在商务部官网上找到自2012年启动RCEP谈判至今所有RCEP相关消息中与产业有关的高频词,分析后发现,“电子商务”提及次数最多,加上同义词“电商”,出现次数更是遥遥领先。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仍在疫情中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提供动能。未来,动力仍会持续,亚洲经济的比重还会提高,一体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亚洲一体化,其实一直在路上,也一度有过不少选择。

最早的“东亚经济圈”来自亚洲内部。199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印尼会议通过《茂物宣言》,有了构建亚太自贸区(FTAAP)的设想。但后来因为美国的突然插入,FTAAP没能取得共识,一度处于停摆状态。

美国,一直试图主导亚洲。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露出了主导亚太经济的图谋。不少亚洲国家都对这个协定,冷眼旁观。

在谈判中,美国想硬塞的22条主张,传导的更多是美国的理念,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目标。谈不拢,美国自己先退出了,其中多国随后加入2012年启动谈判的RCEP。

能主导亚洲一体化的,终究只能是亚洲国家。

相比于欧洲和北美,RCEP牵引的亚洲一体化还在初级阶段,但这条路会一直走下去,RCEP的新理念也会一直延续下去。全球、区域分工与合作,不该只是满足某个国家的诉求。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俞子荣,经常给地方和企业进行RCEP相关问题培训,他给谭主分享了一个细节:

RCEP的20个章节中,专门设计了针对中小企业和经济技术合作的章节。相比于其他自贸协定,反映了RCEP关注中小企业、普惠和包容性增长。

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赢,做大蛋糕。而不是你多一块,我就少一块的分蛋糕。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RCEP给予了一种确定的可能。

面对变化,每个国家,不分大小,每个人,不分强弱,都该成为获益者。

你可能还喜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