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遇险人员近300名!中国南沙救援力量保障南海航行安全

在中国南沙群岛海域的惊涛骇浪中,突发故障漂航近40小时的大型巴拿马籍货轮,暂缓了剧烈的摇摆,终于被中国海洋救助船“南海救115”轮上的拖绳牢牢拴住。在太阳西沉的那一刻,货船上的21名船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光亮。

这惊心动魄的场景,并非好莱坞灾难大片,而是3月4日发生在中国南沙群岛万安滩西南海域的真实救援故事。3月3日14时20分,中国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接报,一艘载有21名船员的巴拿马籍货轮当日凌晨在南沙群岛万安滩西南约120海里主机发生故障,无法现场修复,至报警时已向南空载漂航约90海里。

接到险情报告后,中国南沙海上搜救中心立即组织协调正在南沙永暑礁值守待命的大型海洋救助船“南海救115”轮前往执行救助任务。救助船于3月4日下午抵达现场,彼时救助作业现场气象海况极为恶劣,东北风7-8级,浪高5-6米。处于漂航状态的大型货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摆,增加了救援难度。

救助人员经过四个多小时协作努力,成功接拖遇险货船,并历经9天的海上拖带,克服风大、浪高、水深等不利条件,纵跨中国南海南北端,成功将遇险货船拖救至珠江口安全海域,拖带航程近1100海里,船上21名船员平安上岸。

对于此次救援行动,大连海事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张仁平教授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专访时表示,南海海域海况条件恶劣,且遇险货轮主机发生故障,让救援难度极大。中国南沙救援力量成功实施救助,体现出中国南海救援力量的专业、有效、有力。张仁平指出,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中国一直以来积极践行《公约》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南海遇险船舶和人员提供及时救助,展现出中国在维护和保障南海航行安全与航行自由上的责任与担当。

据张仁平介绍,根据其研究团队对2022年南海通航情况的监测,即使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过去一年南海有超过41.6万艘的商船及渔船通航。张仁平对此表示,这说明在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共同维护下,南海航行一直是自由且安全的。

据了解,为保障南海海域的航行安全与自由,中国政府早在2012年便成立南海航保中心,为南海航行船舶提供海上安全保障,包括航标服务、海上安全信息播放等海上公共产品。2018年7月27日,中国政府开始派遣海上专业救助力量进驻南沙岛礁值守,保障南海航道安全通行。四年多来,专业救助力量共执行救助任务69起,出动力量135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94名,救助遇险船舶17艘,获救财产价值约14.06亿元人民币。

近些年来,中国海事部门还不断加强与东盟成员国及南海周边国家海事部门的海上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航行自由,提供更加安全的海上通航环境。3月8日至10日,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38次联合工作组会在印尼雅加达成功举行。会上,中国和东盟国家继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并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海上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各方一致同意在海洋科研、海洋环保、海上搜救等领域举办多个务实合作项目,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