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淡彩 国画初体验—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开展中华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本报消息】近日,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开展了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学生们通过体验中国传统武术、脸谱艺术、中国结等方式走近中华文化,本周开展的国画体验课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延续。

一支毛笔、一碟墨水、一张宣纸,简单的材料便能画出美妙的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以往学校的美术课都是教授学生铅笔画,为了让学生全面地接触和学习中国文化,本学期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开设了国画课程。软软的毛笔,薄薄的宣纸,黑黑的墨水,怎样才能画出一幅美丽的中国画呢?中国画不同于铅笔画,学生第一次接触中国画既兴奋又担心。

第一节国画课,肖老师带着一些竹枝进入课堂。学生好奇地问:“老师,您为什么带着竹枝来教室呢?”“老师,为什么国画课要教我们画竹子?”肖老师回答:“在中国,竹代表了正气和刚直的精神,它高洁清雅,充满了自强不息的力量。我们要向它学习。”回答完学生的问题,肖老师给学生介绍中国画的材料,然后将竹枝发给学生,让学生们观察竹叶生长的位置以及竹叶的形状,最后讲解如何握毛笔以及竹枝和竹叶的画法。

第一次拿毛笔,学生说他们的手好像不太听话,拿着毛笔不知道怎么活动自己的手。课堂练习时,一开始学生们面对黑黑的墨水,也是一脸的“嫌弃”,但是经过不断地尝试学生们看到自己能灵活使用毛笔,能在宣纸上画出满意的形状,他们一个个都露出了笑脸。

进入正式的完成国画作业环节,学生们都非常地安静,认真地绘画。嘴巴里也一直说着绘画规则:“竹根粗粗的,竹尖细细的。竹叶先小再宽最后细长……”。学生们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后面取墨落笔的一气呵成,无不体现出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与喜爱。一节课结束,学生们开心地向老师展示国画作品。并表示虽然国画很难,但他们愿意继续学习。

中国画落笔成形,不可更改。国画的形象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是内心的表达。学习中国画可以锻炼判断力,培养学生“胆大心细、求真求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一朝染墨,一世书香。一笔一画,让学生在墨香中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艺术。

开设国画课程是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推动学生全面接触和学习中国文化的有益尝试。通过学习国画,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绘画技巧,还能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和审美观念,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交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的平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肖美杨 马伊璐 李承轩 程铖供稿)

 

你可能还喜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