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开学第一节华文课
- 西港港华学校教师 许鹏琪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港华学校任教已踏入第二个年头。回首过往,初来乍到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年多的华文教学旅程,充满了困惑与挑战,尤其是课堂管理方面,着实让我费了不少心思。
随着华校学生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我的学生大多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初次面对这些年龄小、语言沟通还不太顺畅的学生时,课堂上状况频发,让我有些手足无措。但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第一节华文课对于奠定后续课堂基调、增进师生了解以及方便后期课堂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华文第一课中的教学实践。
课堂管理与教学紧密相连,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基。对于每一位新手中文教师来说,如何有效管理课堂都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做好课堂管理,前提是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本学期的第一节华文课上,我采用了 “破冰行动”,效果显著。
上课伊始,我在白板上写下 “今年、今天、你好、你们好、大家好、我叫…… 今年……岁”这几个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写字时,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跟着我朗读。虽然个别学生阅读时遇到困难,但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最终都能顺利读出。写完后,我逐一指读,仔细观察学生们的朗读情况,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借此初步了解了班级学生的中文水平。
接着,我邀请学生上台自我介绍,并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以此了解学生的汉字书写情况。一开始,学生们对“自我介绍”不太理解,我示范后,他们马上就明白了,一个个踊跃上台。在他们写名字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笔画顺序常常出乎我的意料,这也促使我重新规划汉字教学的方法。
每位学生完成自我介绍后,白板上写满了名字。我让大家看着白板,逐一读出名字并找到对应的同学,进行名字记忆练习。随后,我们开展了 “抱团” 游戏。我喊出数字,学生们迅速按数字组合成相应人数抱成一团,再互相报出对方名字。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几轮游戏过后,大家已能熟练叫出彼此的名字,同学之间也变得熟悉起来。
在学生们相互熟悉后,我开始介绍自己,告知学生我的名字、教学科目以及课堂规则。学生们都认真地听着,即便有些可能不完全理解,也会通过身边听懂的同学翻译慢慢领会。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了课堂规范,清楚了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通过这堂开学第一课,我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还在课堂管理和教学策略上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低龄学生,如何通过互动和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逐步培养对中文学习的兴趣,是我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课堂规则的合理设定与有效落实,既能帮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又能保障课堂秩序。
回顾这堂课,我深刻体会到,华文教育不只是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与引导。作为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中文水平的提升,还要为他们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未来的中文教学之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反思、积极调整,用心教授中文,相信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学习中文的珍贵记忆。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