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的教学岁月:成长与感恩
- 西港港华学校教师 段润悦
转眼间,我已经在西港港华学校任教一年多了。从初来乍到的懵懂,到如今逐渐熟悉教学工作和当地生活,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让我收获颇丰,也充满感激。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西港柬华理事会会长郑源来公爵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郑会长始终关怀在柬华文教育工作者的生活与发展,不仅在逢年过节给予我们慰问和鼓励,还为我们提供了多次研学机会,让我们能够走出课堂,深入了解柬埔寨不同地区的文化与社会,拓宽视野,提升教学能力。此外,他还时常安排聚餐,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份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使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中文教育事业中。
郑会长对柬埔寨华文教育的贡献让我深受触动。他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华校建设,还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始终关心着华文教育的发展。年逾八旬的他,依然不辞辛劳地为华文教育奔走操劳,这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坚持和努力让无数在柬的华裔子弟得以接受优质的华文教育,也让我们这些教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使命。我由衷地敬仰并感激郑会长的无私奉献,他的精神也将成为我前行的动力,激励我继续深耕华文教育事业。
同样,我也要感谢港华学校的林桂娟校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仅仅是在教授知识,也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林校长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她的工作态度、管理方法,以及对教育的执着精神,都让我深受感染。在她的指导下,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如何管理课堂,如何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刚来到港华学校时,我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教学方面,我只是一个“小白”,虽然有一定的汉语教学基础,但真正面对一群另一个国家的中文说得磕磕绊绊的学生时,还是有些手足无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摸索出了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的可爱、朴实和纯真让我十分感动,特别是那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孩子,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依然坚持学习中文,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他们的努力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初心,也让我在课堂上更有耐心和责任感。
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看到学生们从不懂中文,到能用中文进行简单交流,再到能写出一篇篇短文,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如今,我已经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能较为游刃有余地管理课堂,调整教学进度,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这种成长让我更加珍惜这段教学经历。
最初来到这里时,我并不太适应西港的炎热气候,每天都觉得闷热难耐,稍微走几步路就汗流浃背。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已经慢慢习惯了这里的天气,也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来适应当地环境。除了气候,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也和国内有所不同,但我渐渐发现,柬埔寨人民虽然性格内敛,但他们的善良和热情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的心。无论是学校的同事,还是街上的商贩,他们总是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善意,让我感受到一种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
回望这一年多的经历,我收获的不仅是教学经验的提升,更是人生的一次成长。未来,我会更加用心地投入到中文教学事业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争取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中文,学好中文。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用更适合当地学生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汉语的魅力,为中柬文化交流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段经历,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期待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未来身处何地,这段在柬埔寨的教学岁月,都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