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DA:辛纳案处理“公开透明” 未来污染案判罚可能更加灵活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马向菲、李典)世界男子网球头号选手辛纳两次兴奋剂违规被禁赛3个月的消息传出,网球界一片哗然,多名选手认为判罚过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判罚进行了详细解读,并表示辛纳案处理过程“公开透明”;同时由于污染情况普遍存在,今后对此类案件判罚可能会更加灵活。
本月15日,WADA与辛纳达成协议,后者接受禁赛3个月的处罚,为去年两次兴奋剂检测阳性事件画上句号。案件初始,国际网球诚信委员会以辛纳不知情为由,按照“无过错、无疏忽”免除对其的处罚。但WADA认为判罚不公提起上诉,后又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结果管理协议”条款与运动员达成协议,做出禁赛3个月的处罚。
尽管辛纳表示,阳性结果是因为按摩师手指受伤后使用了在意大利购买的含有氯司替勃的喷雾剂,之后给他按摩时未戴手套而导致药物进入体内,国际网球诚信委员会与WADA接受了他的理由,但3个月的较短禁赛期依然引发了争议。
对此WADA解释道,首先辛纳并非“无过错、无疏忽”,尽管他的阳性结果是辅助人员疏忽造成,但根据规定,运动员对其辅助人员过失也负一定责任,因此WADA对他的判断是“无重大过错或疏忽”,需要接受禁赛处罚。
至于禁赛时长,WADA进一步解释说,一般来说像对氯司替勃这类药物的阳性处罚不应该低于1年,但辛纳的案例“特殊”。“不同于其他涉辅助人员案件,这不是辅助人员直接给药,而是透皮吸收。因为按摩师(在运动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含有氯司替勃的产品治疗了他自己手指上的伤口。”因此在WADA看来,1年的处罚过重,而3个月则比较合适。
WADA表示,与辛纳进行协议解决是因为这个案件符合启用《条例》中“结果管理协议”条款的条件。“这一条款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在各方和WADA同意的情况下,确保不完全属于处罚框架内的特殊案件能够得到适当和公平的裁决。”
据WADA统计,自“结果管理协议”条款加入2021版《条例》后已被启用70多次。“辛纳案”按照一般情况应禁赛1至2年,但由于辅助人员疏忽造成的透皮阳性需要特殊讨论,因此启用了“协议”条款。
WADA透露,由于污染情况普遍存在,WADA的2027年新版《条例》起草小组曾提议给污染案件判罚提供更大灵活性,这一想法也受到了反兴奋剂界普遍欢迎。
WADA副主席杨扬表示,由于污染情况客观存在而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敏感,今后会有更多污染案件出现,WADA正就确定污染案件的标准展开研究。
“反兴奋剂工作的检测和审查程序专业性高,公众有时难以理解。未来WADA会加强宣传教育,保证审查程序公开、公正、透明,以开放的态度接纳更好的意见,欢迎大家监督。”杨扬说。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