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堂教学实录——京剧之美
- 广肇学校 语合中心 李凌俞老师
文化和语言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进行中文教学的时候,适当融入文化和生活内容,不仅可以让课堂增色,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的方方面面。在广肇学校的一堂中文课上,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一堂中文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体验到中国文化当中。课堂主题是京剧,学生们早已期待着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学习京剧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体验,更是一次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我感到无比兴奋,因为京剧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传播文化是我工作的使命,我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们感受到京剧的美丽与独特。课前,我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京剧的历史和简介,以及优美的京剧片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精美的脸谱图案,准备让学生亲自上色,体验脸谱的艺术。
课堂开始时,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京剧最早起源于清代,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艺术之一。”那些生动的语言描述着京剧的历史,仿佛带领他们穿越时空,回到那段辉煌的岁月。
“京剧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我介绍道,同时在白板上画下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每一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魅力。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经典的京剧片段的视频,学生们目不转睛,脸上洋溢着对传统艺术的敬畏。
“当然,京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脸谱。”我讲述道。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话题引导向了京剧脸谱的美妙。“脸谱不仅仅是角色的装扮,它是角色性格、身份、地位的体现。不同的颜色和图案都赋予了角色不同的含义。”我解释道,让学生们对脸谱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准备好的脸谱图案分发给学生们,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期待的神情。看着他们手中空白的脸谱,我微笑着说:“现在,我们要亲手给这些脸谱涂上色彩,展现你们心中的角色!”,学生们开始认真地涂色。
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听着京剧奇妙的旋律,学生们彼此讨论着,“你用的是什么颜色?”“这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哈哈,你的项羽像他的张飞。”……他们在讨论中体会着京剧的深意,逐渐明白了脸谱背后蕴藏的文化。每当一位学生用心涂好一幅脸谱时,便会自豪地举起手,让其他同学欣赏。
看到学生们的积极态度,我不禁感慨: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能够跨越语言和国界,让我们心灵相通。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所说的:“艺术是无国界的”。这句话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他们用心领悟了这一艺术的价值。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色彩。学生们的创造力在涂色的过程中得以释放,脸谱的图案变得五颜六色,个性十足。“看,这是我设计的角色,它代表着勇敢与忠诚!”一位学生激动地展示着她的作品,其他同学纷纷围上来夸赞她的创意。
在课堂的最后,我请每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他们选择的颜色和图案的意义。“我这个脸谱是红色的,代表着正义与勇敢。”一名学生信心满满地说。另一个学生则表示:“我觉得蓝色的脸谱很神秘,像是一个拥有特殊能力的角色。”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京剧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铃声再次响起,意味着课堂即将结束。我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家人分享这次的京剧体验。他们满脸欢喜,充满了对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今天的课堂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我们心灵的一次碰撞。在这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让我们共同珍视并传承这一美丽的文化遗产。”
这堂京剧的课堂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短暂,但却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的种子。正如那句古训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相信,这堂课将成为他们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旅程中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