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广西侨联主席陈洁英:精心组织“华商八桂行”“桂企东盟行”等品牌活动 服务广西发展
[综合消息] 综合中新网、香港商报消息,中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副主席(兼)、广西壮族自治区侨联主席陈洁英表示,2025年广西侨联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目标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服务广西高质量发展。
“建议国家把推动华侨农林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统筹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实施范畴,支持广西等欠发达地区华侨农林场建设。”2025年中国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陈洁英接受采访时说。
华侨农林场是特殊历史时期,为安置印尼、越南等国家归难侨而设立的国有农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其中,广西有22个华侨农林场,是中国华侨农林场面积最大的省份,现居住有归侨侨眷5.92万人,在职职工约2万人。
陈洁英介绍,近年来,广西按照“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原则,先后出台多个关于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大力解决华侨农林场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广西积极探索创新,利用自治区本级财政补助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华侨农林场解决部分产业发展问题。
但是,广西华侨农林场大部分地处山区,与当地农村毗邻,有的侨场虽然设立华侨管理区(经济开发区),发展方式仍以种植水果、甘蔗、桉树等经济作物为主,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此外,由于华侨农林场“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特殊性质,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全面覆盖华侨农林场还存在一定政策盲区。
对此,陈洁英表示,为加快突破乡村振兴政策全面覆盖华侨农林场的政策瓶颈,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时,明确华侨农林场可以申报乡村振兴项目,并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陈洁英建议,相关部门继续把华侨农场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关心关怀农场发展和归侨侨眷生产生活;地方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华侨农场纳入当地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彻底融入。
关于2025年广西侨联的工作,陈洁英表示,广西侨联2025年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目标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服务广西高质量发展。
她说,经过主动申请,广西侨联今年1月份获准加入广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侨联系统参与“一带一路”的工作谋划和统筹。
陈洁英说,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广西侨联将与广西侨办积极承办第四届“一带一路”侨商侨领交流合作大会,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通过搭建投资推介平台,精心组织“华商八桂行”“桂企东盟行”等品牌活动,畅通侨界资源与地方产业交流渠道,一边服务“走出去”助企纾困,一边服务“引进来”落地开花。
此外,广西侨联搭建“侨智汇聚”平台,组织开展“侨创八桂”“侨智助力广西”活动,吸引海内外侨胞中的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广西创新创业,为广西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依托“侨约八桂”联谊品牌,密切同侨领侨团侨胞的联系,扩大各领域“朋友圈”。指导举办第21届世界广西同乡联谊大会,加强世界各地桂籍乡亲的联谊和交流,助力“桂品出海”。以中越、中缅、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中泰建交50周年,中新建交35周年為契机,组织开展“小而美”的系列纪念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广西好声音。
陈洁英称,广西侨联还将深耕“广西三月三·乡音播全球”“国门侨乡大舞台”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宣传广西华侨特色立史文化,加强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播活动,厚植广大侨胞的“根”“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