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山歌,多彩绣球,趣也无穷
【本报消息】恰逢农历“三月三”,大金欧洪森兴中公校的中国侨办外派老师们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富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三月三”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并在活动中体验乐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在美术课上,老师详细介绍了广西绣球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绣球不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是壮族人民表达情谊、传递祝福的象征。接着,趣味盎然的“手工绣球”环节拉开帷幕。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认真折叠彩纸,将一片片纸张变成了五彩斑斓的纸绣球。尽管制作过程并不轻松,但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其中,感受着手工创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小小的纸绣球完成后,两位老师设计的“以球传情”互动游戏在课间欢乐上演。同学们分组站定,模仿着壮族青年男女抛绣球的场景,将手中的小球轻轻抛出。在欢声笑语中,小球在空中飞舞,心情也随着飞扬。
此外,老师们还在音乐课上教同学们学唱了简单的广西山歌,从基本的曲调发音,到歌词的含义理解,同学们都学得有模有样。大家两两相对,你来我往,用歌声交流,感受着壮族山歌独特的魅力。虽然语言存在一定障碍,但音乐无国界,山歌的旋律和节奏让大家迅速融入其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体验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与体验了中国文化活动。莫老师表示,希望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种下文化交流的种子,增进中柬友谊。
(大金欧洪森兴中公校 莫欣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