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明学校中三上班开展清明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本报消息】春风和煦,草木萌发,又逢一年清明时。4月5日,铁桥头公立华明学校中三上班的教室内,一场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悄然展开。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手中纸鸢寄托思念,以笔尖墨韵追寻根脉,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次文化活动以“纸鸢载梦,墨韵清明”为主题,通过老师讲解、手作与诗词书写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近清明、了解传统、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在活动伊始,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从寒食禁火、踏青扫墓,到放风筝、插柳寄思。那些流淌千年的节日仪式,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符号,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生根。
纸鸢飞扬,是思念的载体。学生们纷纷动手,在一张张纸鸢上,郑重地写下关于清明的诗句与词章:“清明时节雨纷纷”、“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或轻柔、或沉静的笔触中,既有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也有少年心中对自然、亲情与文化的真挚感怀。
而后,大家又将纸鸢与灯笼组合起来,制作出一个个可悬挂的“纸鸢灯笼”。这不仅是一场节日活动,更是一扇通往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的窗口。对柬埔寨华裔青少年来说,清明节不只是遥远的节日符号,更是一条连接记忆与根源的桥梁。他们在诗词中读懂传统,在手作中体悟传承,在柬埔寨的四月,与中国的清明节气温柔地相遇。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也为中柬文化交流注入了鲜活的青年力量。春风有信,纸鸢寄情;愿这份清明中的文化守望,伴随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铁桥头公立华明学校 王晋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