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赛风采,元宵乐逍遥 ——元宵节特色文化课程设计
【本报消息】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汉语、爱上汉语,在元宵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振民学校的汉语教师设计了一堂特色文化教学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将汉语学习与文化教学结合在一起,通过接力赛的形式将元宵节相关事物的绘画与词语匹配在一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还掌握了一系列的相关词语,更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和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前,教师精心准备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们讲述了元宵节的起源、意义以及相关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节日氛围,教师还特地播放了与元宵节紧密相关的中文儿歌《卖汤圆》。
活动开始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好写有“吃汤圆”“挂灯笼”“赏花灯”等词语的卡片,并将学生们分为两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组派一名学生抽取卡片并根据卡片内容在黑板上绘画,负责猜图片的学生需要在图画旁默写出词语,一轮结束后,同组第二轮绘画的同学接力。全部同学接力结束后,用时最短的组获胜,获胜组可以获得贴纸奖励。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协作完成了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书写与协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都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元宵节的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名学生兴奋地说:“今天的活动太好玩了!我学会了唱《卖汤圆》,还知道了元宵节,我喜欢这样上课!”
此次元宵节庆祝活动不仅丰富了振民学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汉语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成功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为促进中柬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振民学校 于泽然供稿)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