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游释放“热效应”
人们在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园区内拍照。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游客在湖北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一家店铺挑选雪具雪服。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第九届亚冬会期间,运动员体验拓彩冰雪画。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户外滑雪用具店铺内,外商在洽谈、选购户外冰雪运动装备。时补法 摄(人民图片)
第九届亚冬会已落下帷幕,掀起的冰雪热仍在升温。本届亚冬会雪上项目举办地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吸引众多“雪友”慕名而来;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单日游客接待量达历史最好水平;上海、湖北武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诸多南方城市的冰雪游产品同样拥趸众多。
火热的冰雪游让更多人得以亲近冰雪,享受冰雪乐趣,也持续释放“热效应”,不仅带动了门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消费,也推动相关文创的研发、催生新职业,让更多人分享冰雪经济带来的红利。
“周边”走俏
结束在哈尔滨的旅行,秦女士带着一套4只杯子回到北京,每只杯子的盖子上装饰各不相同,分别是猪、狍子、大鹅和熊。“它们合称‘龙江F4’。”秦女士笑着介绍,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文创打卡地(文创礼品店)一见到这套杯子,她就被它们可爱的形象以及浓郁的东北特色吸引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文创打卡地里共有五大系列200多款商品,包括冰箱贴、折扇、摆件、手套等。“这些文创产品融合了冰雪文化和东北地域特色,既美观、有新鲜感,也很实用。”秦女士夸赞道。
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冰雪主题文创让到黑龙江的游客眼前一亮。
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亚冬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点。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换装手办盲盒很受欢迎,包括citywalk潮人款、鄂伦春族款、二人转限定款、航天科技款等。此外,一款限量发售的立体书也颇为吸睛,整部书围绕哈尔滨的城市印象、历史文化、时代背景等加以设计,方便读者领略哈尔滨的魅力。
除了冰雪游“周边”文创走俏,包括滑雪服、护目镜、手套、雪鞋等功能性服饰在内的冬季运动装备,也成为人们参与冰雪游的消费热门,无论是在雪场租赁还是直接购买的消费者都大幅增加。
2月中旬的一个周末,翟杉和朋友去河北崇礼滑雪,这已是他们连续第三年在雪季去崇礼。因为爱好滑雪,翟杉购置了多套滑雪服装和用具,这次到崇礼后,他顺道逛了逛当地的雪具店。“滑雪服的款式越来越多,品质也更好了。”翟杉还发现,国产品牌多了起来,其中还有不少“河北造”。天猫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猫滑雪服销量榜前十名中有7个席位被国产品牌占据。火热的冰雪游推动着国产滑雪服不断升级迭代。
迎来“新人”
冰雪旅游火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步入冰雪经济赛道,结下“冰雪奇缘”。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和新工种里,与冰雪产业相关的新职业、新工种占比超过两成,带来了就业新机遇,其中就包括滑雪巡救员。每天,在雪场营业前,滑雪巡救员需对所有雪道、护栏网进行安全检查。等到雪友陆续踏上雪道,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是否有雪友摔倒甚至受伤,并以最快速度抵达雪友身边提供帮助,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有熟练的滑雪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骨折的初步处置等。
更多人则因冰雪游选择成为“新旅游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冰雪资源丰富,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4—2025年12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中,布尔津县是“大美新疆·北疆雪谷”线路的重要一环,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感受“布尔津之冬”。伴随着冰雪游的发展,当地对旅游从业者的需求不断增长,许多普通村民加入旅游行业,成为滑雪场工作人员、开办民宿、经营冰雪娱乐项目等。
冲乎尔镇阿克齐村村民米尔克提凭着好手艺,在村里开了一家手工艺坊,制作的马鞭、马鞍、雪橇等颇受游客喜爱,还远销外地,一个冬天下来,他能有三四万元收入。变身民宿管家的村民,还能帮助游客设计旅游线路、推介当地特色美食等,成了“民间推荐官”。布尔津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冰雪旅游市场做得更好,鼓励、带动更多人投身到冰雪旅游的热潮中,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的同时,鼓励更多旅游新职人站上“C位”,各展才华,助力当地旅游业创新发展。
激发创意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4至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有望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71.2%的游客希望在2024至2025冰雪季体验冰雪休闲旅游活动,45.5%的游客希望能够进行远距离的冰雪旅游,29.7%的游客希望同时开展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冰雪休闲、冰雪旅游,64.2%的游客会在这个冰雪季增加或者维持往年支出水平去开展冰雪休闲旅游活动,这四项的比例在历年游客调查中均为最高值。
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及市场需求?这个冰雪季,许多冰雪旅游目的地作出了积极尝试。充满艺术气息的冰雕、用足本土元素的花车巡游、科技含量满满的表演秀……冰雪文化、冰雪游产品以更具创意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冰城”哈尔滨的实践颇具看点,举办冰雪主题时装秀、音乐会等冰雪活动,让传统的冰雪文化展露出时尚活力,吸引更多年轻游客的目光。此外,科技与创意“联姻”,也成为哈尔滨讲述冰雪故事的一大亮点。例如,“一冰雪一世界”沉浸式AI数字文化艺术馆通过沉浸式投影、裸眼3D、超高清全息剧场与人机交互装置的结合,让冰雪文化科技感十足;游客佩戴一副虚拟现实眼镜,便可打卡全球首款冰雪主题文旅元宇宙产品《冰龙寻珠•全感VR》,感受东方神话的魅力。
“跨界”融合也成为许多地方的创新之道。河北唐山依托当地深厚的皮影文化,在皮影主题乐园设置了40余项冰雪主题及其他带有皮影元素的文娱项目,让游客既能享受到冰雪之趣,又能了解唐山皮影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此外,当地还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推出“冰雪+美食文化”“冰雪+民俗文化”等附加值高的冰雪产品,为冰雪旅游增添新看点。(记者 尹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24日 第 12 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