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中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本报消息】在柬埔寨国家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共同指导下,中国银联持续深化在柬埔寨的跨境支付网络建设,并在东南亚地区率先实现了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双向落地。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云闪付及中国境内银联合作钱包在柬埔寨发生的二维码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两倍,创下历史新高。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中柬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项目在密切两国人员往来、促进经贸交流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在中柬两国中央银行牵头制定的合作框架下,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项目由中国银联与柬埔寨相关机构具体落实。2023年11月,两国央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柬埔寨国家银行金融创新与支付系统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将在支付清算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同年12月,中国银联与柬埔寨国家银行联合宣布,柬埔寨二维码标准(KHQR)已支持受理包括云闪付、中国境内各大商业银行APP等在内的200余款银联境内外合作钱包。自业务落地一年多以来,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交易量持续攀升。2025年第一季度,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交易金额增长超过两倍。
2025年3月,中国银联与柬埔寨国家银行进一步宣布,柬埔寨支付系统Bakong旗下的钱包产品已可在银联全球二维码受理网络以及中国境内的微信商户进行扫码支付,这标志着东南亚地区首次实现了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双向落地,对于以政府对政府(G2G)模式推广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自3月以来,在中国境内的餐饮、百货、旅游售票等消费场景,Bakong旗下钱包产品的交易量持续增长,正逐步成为柬埔寨居民进行跨境支付的首选工具。
自2008年进入柬埔寨市场以来,中国银联已在当地构建起覆盖广泛、产品多元融合的支付服务体系。目前,柬埔寨几乎所有商户的POS终端和80%的ATM都支持银联卡消费和取现。在持续完善受理网络的同时,中国银联在柬埔寨的本地化业务拓展进程也在加速,柬埔寨主流银行已累计发行数十万张银联卡。随着此次互联互通合作的落地,柬埔寨居民也能够使用其熟悉的本国钱包产品在本地和跨境进行便捷消费。
截至目前,中国银联已在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与本地支付网络达成并推进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带动境外银联二维码受理商户规模突破1000万家,初步形成了覆盖餐饮购物、交通出行等日常消费场景的跨境支付生态圈。未来,中国银联将继续与本地机构紧密合作,不断优化支付体验,拓展双向互联互通项目的商户和用户数量,以扩大规模效应,切实提升消费者的福祉。
在全球支付产业数字化浪潮中,中国银联始终秉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责任担当,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标准互通为桥梁,通过做好跨境支付领域的“关键小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